三高症预防与调理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“三高症”案例专栏 > 三高症预防与调理 > 正文

【114】糖尿病并发症的克星,也是“补气之王”

     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,味甘,性微温,归脾、肺经,具有健脾补中、升阳举陷、益卫固表、利尿、托毒生肌之功。《本草汇言》曰:“补肺健脾,实卫敛汗,驱风运毒之药也。”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载:“能补气,兼能升气,善治胸中大气下陷。”

糖尿病并发症

    黄芪是大家熟知的一味中药,它补气功效显著,故而有“补气之王”的美誉。其实,黄芪的作用远不止补气这一点,它对于糖尿病(属中医“消渴病”范畴)的多种并发症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。具体要如何运用好这味良药呢?

1.糖尿病合并胃轻瘫

    《杂病源流犀烛》载:“痞满,脾病也,本有脾气虚。”用补中益气汤加减,治疗脾胃虚弱,健运失职,升降失司之痞满。《本草正义》言:“黄芪,补益中土,温养脾胃,凡中气不振,脾土虚弱,清气下陷者最宜。”糖尿病合并胃轻瘫主要责之于脾,黄芪甘以补气,温以升阳,既可补脾益气,又可升举中阳,兼以温振脾阳,散中焦之寒,为温中补虚、补中益气之要药。

2.糖尿病合并腹泻

    《本草备要》云:“治伤寒尺脉不至,又补肾脏元气,为里药。”既可顾护中焦,又可兼顾下焦。糖尿病腹泻的治疗重在温肾健脾、化湿止泻,兼用涩肠之品,以做到标本兼顾,故临床常用黄芪、白术、党参以益气健脾。因泄泻日久,患者多可出现气虚乏力、中气下陷等症状,故黄芪可用至30~50g,取其健脾益气升阳之效;且黄芪亦可补益肾气。

3.糖尿病合并便秘

    糖尿病合并便秘的病机关键在于气阴两虚,血燥津亏。此类患者大多形体消瘦或虚胖,大便秘结,虚坐努责,或大便不干,汗出短气,多伴脘腹胀满,食则胀甚,舌质红,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舌苔黄或白腻,脉沉细数。治宜益气滋阴润下,佐以行气。方选黄芪汤加减,重用黄芪至50~100g。

4.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

    因消渴日久,脾胃虚弱,运化无力,升清降浊失职;或耗气伤阴,日久阴损及阳,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膀胱气化无权。临床多见小腹坠胀,时欲小便而不得出,或量少而不畅,神疲乏力,纳呆,气短懒言,舌淡,苔薄,脉细。消渴合并癃闭多属虚证或因虚致实。治疗予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,可重用黄芪益气健脾,可用至30~50g。

5.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

  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学“痹证”“痿证”“脉痹”“血痹”“脱疽”等范畴,为本虚标实证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初期多燥热内盛,耗气伤阴,日久阴损及阳,阴阳俱虚,气虚无力行血,则血行不畅,阴虚则脉络失养、肌肤不仁。将益气药物的应用贯穿于治疗始终,以黄芪为君药,益气行血,气行则血行,血行则痛止。黄芪的用量通常从30g开始,最多用至120g。

6.糖尿病肾病

    糖尿病肾病水肿辨证多属阴水,故益气健脾之品必不可少。黄芪是其必用之品,且必重用,通常在50g以上。黄芪,味甘,性微温,归脾、肺经,重用旨在补气健脾,使脾气得生、水湿得运,而达利水消肿之功,对于脾虛水停者有标本兼顾之效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黄芪有显著的利尿作用,大量用药可使尿量增加;且黄芪还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具有保护作用,故可减轻肾小球通透性,对肾性蛋白尿有减轻和消除作用。黄芪虽好,但要注意选材,份量应用。(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仅供参考,具体用药按医生指示。)


适合产品:力雪平  欣唐宁

推荐阅读:

糖尿病的5个饮食禁忌,最好遵守!

高血压与糖尿病哪个更可怕 ?大家可能都想错了!

糖尿病为何越来越多,久治不愈?4个习惯要不得!

刨根问底解“三高”之糖尿病